当前位置:首页 > 代收外汇 > 嘉盛外汇代理,和讯外汇官网

嘉盛外汇代理,和讯外汇官网

admin2022-04-21代收外汇113

大概在半个月前,也就是11月20号左右,以彭博为首的各路财经媒体纷纷爆料:中国拟年内推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撮合交易模式。

可能很多投资者,特别是零售投资者不了解,即期撮合交易模式是什么鬼,跟我有什么关系?

即期撮合交易模式,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没有中央对手,而是“捉对厮杀”,觉得合适就可以成交,有点类似于零售外汇中的ECN模式,有点差,有滑点,还有冰山订单。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确实无关紧要,因为它是银行之间的外汇买卖方式,但它对于我们理解整个外汇市场的运作却很有帮助,毕竟零售市场只是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衍生而已。

据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的爆料,新平台与EBS(Electronic Broking System)的撮合交易模式相似。

后来证明,确实是采用了EBS(已更名为NEX)的撮合引擎,毕竟是全球银行间市场唯二的交易系统(另一个是汤森路透)。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新闻,早在去年外汇交易中心就选定了ICAP(毅联汇业)以及其旗下的EBS broker为合作伙伴,由ICAP提供核心技术。

扯的远了,话说为什么要推出即期撮合交易模式呢?

因为是主流啊!

废话!

在中国,此前外汇交易的模式主要是询价和竞价(集中撮合)。

询价交易呢,目前只提供不带量的意向性报价,交易环节较多、流程冗长,单笔交易耗时很长。

费事就算了,还有一些交易商行为不规范,如部分做市商“询而不回”、“询而不 做”、高频询价等。

而集中撮合呢,比如每一个小时撮合一下,这样整个汇率形成就是一个点一个点的片段,不是集中撮合的时间就没有报价,这……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趋势背道而驰啊。

(如图,离岸人民币汇率K线更平滑)

所以,即期撮合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虽然在此前的爆料中外汇交易中心并未置评,但月底就发出了《关于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即期撮合交易的通知》,不言自证。

通知说12月4日正式运营即期撮合,还发了相关“路引”,告诉银行们该怎么玩。

首先交易双方需建立授信关系、设置双边授信额度。

然后参与机构发送带量买入或卖出订单,订单进入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按一定的撮合规则与其他反向订单进行匹配成交。

除了订单匹配,也可以直接在订单簿点击成交。

是不是很熟悉?

去拜访一些桥接公司或者LP,他们会给你看一个含有各种流动性的订单簿,上面有银行报价、流动性深度等等。

对,就是这个东东。

撮合规则呢?一样,国际通行的“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订单类型也是包括了限价单、市价单和冰山订单。

滑点方面,不得超过3个点,如果超过,自动取消。

当然,目前所能交易的目前仅限于美元对人民币,而且波动幅度不能超过每日中间价的上下波幅限制。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昨天,也就是即期撮合上线的第一天,运行如何呢?

凤凰网的报道是:

和讯的报道是:

运行首日,玩家有34个,包括即期做市商32家和2家外汇即期尝试做市商。

据市场人士反映,上线首日,做市商踊跃报价,在尝鲜心态推动下,撮合市场流动性甚至优于长期占市场主导的询价交易。

“今天是撮合交易第一天上线,交易员们图新鲜,都挺喜欢到新系统上挂价格,”

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师李某说,新系统成交价格与询价交易差不多,但撮合交易今早的买卖报价点差只有4、5个点,询价差不多在10个点。

(好奇的交易员)

除了点差较低,流动性深度也能直接看到。

“现在能看到十档带量的深度行情,交易员就更容易估算一笔大额交易的整体交易成本了”

李某说,比如1亿美元的交易,交易员可以看到自己能在哪些价格上成交,

“如果在询价平台上,大额交易还得找几家银行去分别询价”。

不过,首日成交量似乎不高,据官方消息,截至16:30,成交量为71.97亿美元,虽然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已延至23:30,但晚间流动性较差,首日成交量应不超过100亿美元。

100亿美元,说实话,很多零售经纪商日交易量都超过这个数字,比如嘉盛10月份ECN日均交易量为114亿美元,而这还是交易量大幅减少的数据。

但考虑到仅有一个美元对人民币,且是刚上线,这个数据也说得过去。

从另一方面看,首日就占到即期交易总量的1/3,也算出手不凡了。

而汇丰银行外汇策略师王某称:

“新的交易模式,不仅会带来了高效和透明,也意味着各方参与者需要突破旧模式下养成的习惯,小到做市商对新系统的适应情况及报价能力的提升,大到影响整个市场的做市商格局、汇率运行乃至监管。”

自然,这个要我们继续观察,但毫无疑问,即期撮合模式上线,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嘉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正规代收外汇公司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uktionline.com/post/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