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收外汇 > 518外汇,外汇储备主要用于

518外汇,外汇储备主要用于

admin2022-05-07代收外汇146

近日,随着地缘经济风险,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以及美联储发出美元或很快进入降息的通道等多重因素的叠加,黄金似乎正绽放出久违的光芒。

现货黄金更是一度创下1,416.84美元每盎司,至六年来高点,全球许多投资者纷纷买入黄金以对冲风险。与此同时,金价本月已大涨逾8%,过去一周每盎司上涨约75美元。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 Gold Trust持金量也一度大涨4.6%,为2008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

上述迹象再次佐证了,千百年来,黄金是唯一跨海洋、疆域、语言与文化限制的恒定货币。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而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凯恩斯曾说,“黄金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求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它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

我们知道,三百多年以前,物理学家牛顿在担任英国铸币局局长期间提出了金本位制理论,要求国家以黄金为基础发行货币。而二十世纪中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将美元与黄金进行了绑定,美元由此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王。不过,自1971年之后,美国单方面废除了金本位制,由此也开启了美联储毫无节制印制美元的时代,通过铸币税,使得美元不断膨胀,目前,美元兑换黄金已贬值了约98%。

显然,仅从价值本身来看,美元的实际“含金量”的确越来越低,而这个时候,如果美元的实际信用再不断减弱,再加上全球经济的一系列不确定性,人们将目光重新投向黄金,并减少美元类资产或水到渠成。

这在全球多国央行近年不断大幅增持黄金;一些央行要求从美联储等海外金库运回黄金;以及美国有人也提出恢复金本位制的现象上就可以说明问题。

比如,2018年,全球央行购买了650多吨黄金,创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全球央行购买黄金数量最多的一年。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共增持了145.5吨黄金,创过去六年来的最高纪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全球多个经济体的央行都开始连续增加黄金储备。

据中国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央行黄金储备6161万盎司,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已6连升。而俄罗斯继2018年俄央行增持约274吨黄金后,今年的前5个月,俄央行黄金储备增加了78吨,俄罗斯黄金储备已提升至2,190吨。此外,印度央行也于2018年开启了大幅增持黄金的进程,印度央行2019年一季度增持了12.126吨黄金至612.567吨。目前,印度央行的黄金储备量已挤进全球前10。

对于占据新兴市场及全球经济重要市场份额的中俄印等国央行开始大幅增持黄金的现象,曾成功预测量化宽松和货币历史波动的埃格冯.格雷耶斯认为,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特别是当美元或面临崩溃的时候。

事实上,高度重视黄金储备布局的不仅是新兴市场,在发达市场同样如此。我们稍早前提及,在全球前四大黄金储备国中,除美国之外,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已开启从美联储等海外金库运回黄金的计划。

例如,德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黄金储备国,目前拥有3,483吨黄金储备,占德国外汇储备的70%以上。意大利拥有2,534吨黄金黄金储备,位列全球第三,意黄金储备的金额占该国外汇储备的近70%。法国法国拥有2,518吨黄金,约占法国外汇储备的60%,位列全球第四。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德国和意大利近年开启的运回黄金计划,法国早在1966年法国就宣布了这一计划并展开了运回本国黄金的进程。这说明,欧洲老牌国家对美元一直存有些许担忧。

受此影响,截至目前,已有11国央行都要求从美联储等金库运回黄金了,还包括委内瑞拉、荷兰、瑞士、奥地利、比利时、土耳其、匈牙利、罗马尼亚。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外汇储备中,大多数是被黄金所占据。据报道,美国拥有8,407吨黄金储备,位于全球首位,达到该国外汇储备的75%以上。从货币本位制角度来讲,守护住这些黄金,也变相地守护了美元本位制。反之,美元则毫无“含金量”。这或也进一步解释了,美联储为何替全球约60个央行保管黄金的原因之一了。

不过,由于美元不断膨胀,对于美联储毫无节制印制美元的现象,也引发许多美国人的担忧,进而这些人士提出了用恢复金本位制的想法。华尔街日报数周前报道,美国西弗吉尼亚众议员亚历克斯穆尼提交了一项提案,试图将美国的货币体系重新回到金本位制。

穆尼认为,真正拥有大量美元的却只有华尔街上的少数人。相反的是,大多数美国人却要为美国高企的债务赤字买单。相对美元而言,黄金是公平的。也就是说,美国人对美联储不断滥用美元地位也看不下去了。(完)

BWC中文网原创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或转化视频、音频等,违者必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正规代收外汇公司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uktionline.com/post/22690.html